上一篇所講,改過的種種方法,能夠把今生的過失改掉,自然好命就不會變成壞命了;但是還不能把壞命變成好命。因為這一生雖然不犯過失造罪孽,但是前世有沒有犯過失,造罪孽,卻不知道,若是前世已經犯,這一世雖然不再犯;但是前世所犯的罪過,還是要受報應。那麼要怎麼樣做才能使壞命轉成好命呢?這不但要改過,還要積善、積德,才可以把前世所造的罪孽消去。善事積多了,自然能轉壞命成好命,並且可以證明它的效驗!
【中國積德第一人,就數山東孔聖人,世代子孫都不衰呀!都不衰,七十三代孔德成呀!孔德成。】
易經上說:積善的家庭,一定會有很多福份喜慶的事。例如,從前姓嚴的人家,要把他的女兒,許配給孔子的父親;就將孔家所作的事情,一件一件都提出來;覺得孔家祖先所積的德,多而且長久;所以預知孔家的子孫,將來必定會大發。後來果然生出了孔子。還有,孔子稱讚舜的孝,是不平凡的孝順,孔子說:像舜這樣的大孝,不但祖先要享受他的祭祀;並且他的世世代代子孫可以保住他的福德,不會敗落。春秋時代的陳國,就是舜傳下來的子孫,足以證明舜的後代興發得相當長久。這都是非常確實的說法啊!
現在我再以過去發生真實的事情,來證明積善的功德。有一位做過少師的人,姓楊名榮,是福建省建寧人。他家世代是以擺渡為生。有一次,雨下得太久,溪水滿漲,水勢洶湧橫衝直撞,把民房都沖失了,被淹死的人順著水勢一直流下來。別的船都去撈取水中漂來的各種財貨,只有少師的曾祖父和祖父,專門去救水裏漂來的災民,而財物一件都不撈,鄉人都偷笑他們是傻瓜。等到少師的父親出生後,家道也漸漸的寬裕了。有一位神仙化做道士的模樣,向少師的父親說:你的祖父和父親,都積了許多陰功,所生的子孫應該發達做大官。可以將你的父親葬在某一個地方。少師的父親聽了,就照道士所指定的地方,把他的祖父和父親葬下。這座墳,就是現在大家所知道的白兔墳。後來少師出生了,到了二十歲就中了進士。一直做官,做到三公裏面的少師。皇帝還追封他的曾祖父、祖父、父親,與少師一樣的官位。而且少師的後代子孫,都非常興旺,一直到現在還有許多賢能之士。
【楊少師呀!楊少師,祖父曾祖積陰德呀!積陰德;大水來了只救人,財物一概都不取,旁人笑伊是傻瓜,誰知傻瓜享大福呀!享大福!】
浙江寧波人楊自懲,起初在縣衙做書辦,心地非常厚道;而且守法公平,做事公正;當時的縣官,為人嚴厲方正,有一次偶然打了一個囚犯,一直打到血流到地上,縣官還是不息怒;楊自懲就跪下,替囚犯向縣官求情,請縣官寬諒那個囚犯。縣官說:你求情本來沒有什麼不能放寬的,但是這個囚犯,不守法律,違背道理,不能教人不生氣啊!
楊自懲一邊叩頭一邊說:在朝廷中已經沒有是非可言了,政治一片黑暗、貪污、腐敗,人心散失已經很久了,審問案件若是審出實情,尚且應該替他們傷心,可憐他們不明事理,誤蹈法網,不可以因為審出了案情,就歡喜。若是存心歡喜,恐怕會把案件忽略弄錯。若是生氣,又恐怕犯人受不住打,勉強招認,容易冤枉人。既然歡喜尚且不可,又怎麼可以發火呢?
那縣官聽了楊自懲的話,非常感動,面容立即和緩下來,不再發怒了!講到楊自懲的家裏,是很窮的;但是他雖然窮,別人送他東西,他一概不肯接受。碰到囚犯缺糧,他卻常用許多方法去弄一些米來,救濟他們。有一天來了幾個新的囚犯,沒有東西吃,非常的餓,他自己家裏剛巧也欠米。若是拿來給囚犯吃,那麼自己家人就沒得吃了。如果只顧自己吃,那麼囚犯又餓得很可憐,沒有辦法,便同他的妻子商量。他的妻子問他說:犯人從什麼地方來的?從杭州來的。沿途熬餓,臉上餓得沒有一點血色;就像一種又青又黃的菜色,幾乎可以用手捧起來。
因此,兩夫婦就把自己所存的一些米,用來煮稀飯給新來的囚犯吃。然後他們生了兩個兒子,大的叫做守陳,小的叫做守址,作官一直做到南北吏部侍郎。大孫子做到刑部侍郎。小孫子也做到四川按察使。兩個兒子,兩個孫子,都是名臣;而當今有兩個名人楚亭和德政,都是楊自懲的後代。
【囚犯苦呀!囚犯苦,即坐監牢又挨餓,心中淒苦誰人知呀!誰人知;楊書辦呀心厚道,夫妻同心幫囚犯,積善之家慶有餘呀!慶有餘。】
從前明朝英宗正統年間,有一個土匪首領叫作鄧茂七,在福建一帶造反。福建的讀書人和老百姓,跟隨他一起造反的很多。皇帝就起用曾經擔任都御使的鄞縣人張楷,去搜剿他們。張都憲用計策把鄧茂七捉住了。後來張都憲又派了福建布政司的一位謝都事,去搜查捉拿剩下來的土匪,捉到就殺;但是謝都事不肯亂殺,怕殺錯人。便向各處尋找依附賊黨的名冊,查出來凡是沒有依附賊黨,名冊裏還沒有他們姓名的人。就暗中給他們一面白布小旗,約定他們,搜查賊黨的官兵到的那一天,把這面白布小旗插在自己家門口,表示是清白的民家,並且禁止官兵不准亂殺。因為有這種措施而避免被殺的人,大約有一萬人之多。後來謝都事的兒子謝遷,就中了狀元,官做到宰相。而且他的孫子謝丕,也中了探花,就是第三名的進士。
【將軍呀,不亂殺,後世子孫一定發呀!一定發,謝都事,心慈悲,全活萬人子孫昌呀!子孫昌!】
在福建省浦田縣的林家,他們的上輩中,有一位老太太喜歡做善事,時常用米粉做粉糰給窮人吃。只要有人向她要,她就立刻給,臉上沒有表現出一點厭煩的樣子。有一位仙人,變作道士,每天早晨向她討六、七個粉糰。老太太每天給他,一連三年,每天都是這樣的布施,沒有厭倦過,仙人曉得她作善事的誠心,就向她說:我吃了妳三年的粉糰,要怎樣報答妳呢?這樣吧,妳家後面有一塊地,若是妳死後葬在這塊地上,將來子孫有官爵的,就會像 一升 麻子那樣的多。
後來老太太去世了,她的兒子依照仙人的指示,把老太太安葬下去。林家的子孫第一代發科甲的,就有九人。後來世世代代,做大官的人非常多。因此,福建省竟有一句:「如果沒有姓林的人去赴考,就不能發榜。」的傳言。意思是講:林家考試的人多,並且都能考中,所以到發榜,榜上就不會沒有姓林的人。表示林家有功名的人很多。
【林家老太太,喜歡做好事,常常把米粉,做成粉糰送人吃呀,送人吃!佈施心誠懇,神仙也感動,報答老太太,子孫官爵一大堆呀,一大堆!】
馮琢菴太史的父親,當他在縣學裏做秀才的時候,有一個非常寒冷的冬天清早,在要去縣學的路上,碰到一個人倒在雪地裏,用手摸摸看,已經幾乎快要凍死了。馮老先生馬上就把自己穿的皮袍,脫下來替他穿上;並且還扶他到家裡,把他救醒。馮老先生救人後,就做了一個夢,夢中見到一位天神告訴他說:你救人一命,是完全出自一片至誠的心來救的,所以我要派韓琦投生到你家,做你的兒子。等到後來琢菴生了,就命名叫作馮琦。因為他是宋朝一個文武全才的賢能宰相,叫作韓琦的人來投胎轉世的。
【馮老爹,心腸好,救人命呀!功德高;誠心誠意救人命,勝過建造七浮屠呀!七浮屠。】
浙江台州有一個應大猷尚書,壯年的時候在山中讀書,夜裡頭,鬼常聚在一起做鬼叫,來嚇唬人,只有應公不怕鬼叫。有一夜,應公聽到一個鬼說:有一個婦人,因為丈夫出遠門作客,好久沒回來,她的公婆判斷兒子可能已經死了,所以就逼這個婦人改嫁;但是這個婦人卻是要守節,不肯改嫁。所以明天夜裡,她要在這裏上吊,我可以找到一個替身了。凡是上吊或者是淹死的人,如果沒有替身,便無法投生,所以叫替死鬼。
應公聽到這些話,動了救人的心,偷偷的把自己的田,賣了 四兩 銀子,還馬上寫了一封假託她丈夫的信;並把銀子寄回家的事寫在信上說明。這位出外人的父母看了信以後,因為筆跡不像,所以懷疑信是假的。但是後來他們又說:信是可以假的,但是銀子不能假呀!一定是兒子很平安,才會把銀子寄回來。
他們這樣想以後,就不再逼媳婦去改嫁了。後來他們的兒子回來了,這對夫婦就得以保全,像從前新婚時一樣,好好的過日子了。隔天晚上,應公又聽到那個鬼說:我本來可以找到替身了,那知道被這個秀才壞了我的事啊。
旁邊一個鬼說:喂!你為什麼不去害死他呢?
那個鬼說:天帝因為這個人心好,有陰德,已經派他去做陰德尚書了,我怎麼還能害他呢?
應公聽了這兩個鬼所講的話以後,就更加努力,更加發心,善事一天一天去做,功德也一天一天的增加;碰到荒年的時候,每次都捐米穀救人;碰到親戚有急難,他一定想盡辦法幫助人家渡過難關;碰到蠻不講理的人,或不如意的事,總會反省,責備自己有過失,就心平氣和地接受事實。因為應公能夠這樣做人,所以他的子孫得到功名,官位的,一直到現在還是很多哩!
【淹死的人呀!吊死的人,都要找替身呀!都要找替身,所以叫做替死鬼呀!替死鬼!】
江蘇省常熟縣有一位徐鳳竹先生,他的父親本來就很富有。偶然碰到了荒年,就先把他應收的田租,完全捐掉,做為全縣有田的人的榜樣。同時又分他自己原有的稻穀,去救濟窮人。有一天夜裡,他聽到有一群鬼在門口唱道:千也不說謊,萬也不說謊,徐家秀才,快要做到了舉人!
【千也不說謊,萬也不說謊,徐家的秀才,快做舉人郎呀!快做舉人郎。】
那些鬼連續不斷的呼叫,夜夜不停。這一年,徐鳳竹去參加鄉試,果然考中了舉人。他的父親因此更加高興,努力不倦地做善事,積功德;同時又修橋鋪路,施齋飯供養出家人;碰到缺米缺衣的人,也接濟他們;凡是對別人有好處的事情,無不盡心的去做。後來他又聽到鬼在門前唱道:千也不說謊,萬也不說謊,徐家舉人,做官直做到都堂!結果徐鳳竹,官做到了兩浙的巡撫。
【千也不說謊,萬也不說謊,徐家的舉人,官做到都堂呀!官做到都堂。】
浙江省嘉興縣有一位姓屠,名叫康僖的人,起初在刑部裏做主事的官,夜裏就住在監獄裡。並且仔細的盤問囚犯,結果發現沒罪而被冤枉的,有不少人;但是屠公並不覺得自己有功勞,他祕密地把這件事,上公文告訴了刑部堂官。
後來到了秋審的時候,刑部堂官,把屠公所提供的話,揀些要點,來審問那些囚犯。囚犯們都老老實實的向堂官供認,沒有一個不心服的。因此,堂官就把原來冤枉的,因為受刑不住被逼招認的,釋放了十多人。
那個時候京裡的百姓,都稱讚刑部尚書明察秋毫。後來屠公又向堂官上了一份公文說:在天子腳下,尚且有那麼多被冤枉的人;那麼全國這樣大的地方,千千萬萬的百姓,那會沒有被冤枉的人呢?所以應該每五年再派一位減刑官,到各省去細查囚犯犯罪的實情,確實有罪的,定罪也要公平;若是冤枉的,應該翻案重審,減輕或者釋放。
尚書就代為上奏皇帝,皇帝也准了他所建議的辦法;就派減刑官,到各省去查察,剛巧屠公也派在內。有一天晚上屠公夢見天神告訴他說:你命裡本來沒有兒子,但是因為你提出減刑的建議,正與天心相合;所以上帝賜給你三個兒子,將來都可以做大官;穿紫色的袍,束金鑲的帶。這天晚上,屠公的夫人就有了身孕;後來生下了應塤、應坤、應竣三個兒子,果然都作了高官。
【屠康僖呀!屠康僖,辦刑案,有一套,明察秋毫不貪功,平反冤案十多起,建議減刑合天心,命裡無子得三子,個個都是做高官呀!做高官。】
有一位嘉興人,姓包,名叫憑,號信之。他的父親做過安徽池州府的太守。生了七個兒子,包憑是最小的。他被平湖縣姓袁的人家,招贅做女婿;和我父親常常來往,交情很深。他的學問廣博,才氣很高,但是每次考試都考不中。因此他對佛教、道教的學問,很注意研究。
有一天,他向東去卯湖遊玩,偶然到了一處鄉村的佛寺裏,因為寺內房屋壞了,看見觀世音菩薩的聖像,露天而立,被雨淋得很濕。當時就打開他的袋子,有 十兩 銀子,就拿給這寺裏的住持和尚,叫他修理寺院房屋。和尚告訴他說:修寺的工程大,銀子少,不夠用,沒法完工。
因此,他又拿了松江出產的布四匹,再撿竹箱裏的七件衣服給和尚。這七件衣服裏,有用麻織的料做的夾衣,是新做的;他的佣人要他不要再送了,但是包憑說:只要觀世音菩薩的聖像,能夠安好,不被雨淋,我就是赤身露體又有甚麼關係呢?和尚聽後流著眼淚說:施送銀兩和衣服布匹,還不是件難事,只是這一點誠心,怎麼容易得到呀!
後來房屋修好了,包憑就拉著他父親同遊這座佛寺,並且住在寺中。那天晚上,包憑做了一個夢,夢到寺裏的護法神,來謝他說:你做了這些功德,你的兒子可以世世代代享受官祿了。後來他的兒子包汴,孫子包檉芳,都中了進士,做到高官。
【包信之,學問好,才氣高,可惜考試都不中;偶到一處鄉村裡,見佛寺、觀音像,風吹雨打露天立,佈施心、油然生,難捨能捨心虔誠,感動得和尚流眼淚,夢裡護法來道謝,兒孫世世受官祿呀!受官祿。】
浙江省嘉善縣有一個叫做支立的人,他的父親,在縣衙中的刑房當書辦。有一個囚犯,因為被人冤枉陷害,判了死罪;支書辦很可憐他,想要替他向上面的長官求情,寬免他不死。那個囚犯曉得支書辦的好意之後,告訴他的妻子說:支公的好意,我覺得很慚愧,沒法子報答;明天請他到鄉下來,妳就嫁給他,他或者會感念這份情份,那麼我就可能有活命的機會了。
他的妻子聽了之後,沒別的辦法,所以就邊哭邊答應了。到了明天,支書辦到了鄉下,囚犯的妻子就自己出來勸支書辦喝酒,並且把他丈夫的意思,完全告訴了支書辦。但是支書辦不願意這樣做,不過究竟還是盡了全力替這個囚犯,把案子平反了。後來,囚犯出獄,夫妻兩個人一起到支書辦家裡叩頭拜謝說:您這樣厚德的人,在近代實在是少有。現在您沒有兒子,我有一個女兒,願意送給您做掃地的小妾。這在情理上是可以說得通的。
支書辦聽了他的話,就預備了禮物,把這個囚犯的女兒迎娶為妾,後來生了一個兒子叫支立,才二十歲就中了舉人的前茅,官做到翰林院的書記,後來支立的兒子叫做支高,支高的兒子叫支祿,都被保薦做州學縣裡的教官。而支祿的兒子叫支大綸,也考中了進士。
【支書辦,刑房吏,有位囚犯遭冤屈,被判死罪真可憐;支書辦,心慈悲,平反冤獄無條件,厚德感動死囚犯呀!死囚犯!】
以上這十條故事,雖然每人所做的各不相同,不過行的都是一個善字罷了。若是要再精細的加以分類來說,那末做善事;有真的,有假的;有直的,有曲的;有陰的,有陽的;有是的,有不是的;有偏的,有正的;有一半的,有圓滿的;有大的,有小的;有難的,有易的。
這種種都各有各的道理,都應該要仔細的辨別。若是做善事,而不知道考究做善事的道理,就自誇自己做善事,做得怎樣有功德,那裏知道這不是在做善事,而是在造孽。這樣做豈不是冤枉,白費苦心,得不到一些益處啊!我現在把上面所說過的,分類來加以說明。怎麼叫做真假呢?從前在元朝的時候有幾個讀書人,去拜見天目山的高僧中峰和尚,問說:佛家講善惡的報應,像影子跟著身體一樣,人到那裡,影子也到那裡,永遠不分離。這是說行善,定有好報,造惡定有苦報,決不會不報的。為什麼現在某一個人是行善的,他的子孫反而不興旺?有某一個人是作惡的,他的家反倒發達得很?那末佛說的報應,倒是沒有憑據了。
中峰和尚回答說:平常人被世俗的見解所蒙蔽,這顆靈明的心,沒有洗除乾淨,因此,法眼未開,所以把真的善行反認為是惡的,真的惡行反算它是善的,這是常有的事情;並且看錯了,還不恨自己顛顛倒倒,怎麼反而抱怨天的報應錯了呢?
大家又說:善就是善,惡就是惡,善惡那裡會弄得相反呢?
留言列表